貸款中介,“生意”不好做了
風云突變。一度紅紅火火的經營貸轉房貸業務,讓一眾貸款中介賺得盆滿缽滿。而現在監管部門突然出手,開展為期六個月的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行動,貸款中介的“生意模式”或將難以為繼。
(資料圖)
今年3月15日,不僅是消費者的節日,也或許會成為貸款中介行業的分水嶺。
此前,地方銀保監局已收到了《關于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根據銀保監會的統一部署,自2023年3月15日起,開展為期六個月的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行動。
《通知》要求,各地銀保監局要組織轄內銀行業金融機構開展不法貸款中介專項治理排查,并選取重點機構開展現場督導,指導機構規范與貸款中介機構的合作。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主動開展自查,及時主動挖掘并報告不法貸款中介線索。
貸款中介也聞風而動。據市界向多家貸款中介咨詢,一度最為火爆的“經營貸轉房貸”業務,目前已經沒有貸款中介“接單”。而在此前,銀行的房貸客戶常常會接到貸款中介的“電話騷擾”,推銷它們的轉貸業務。
這意味著,曾經紅紅火火的貸款中介的“生意”,突然“不好做了”。
集體叫停
3月15日,市界致電某貸款中介,詢問是否能辦理經營貸轉房貸的相關事宜。對方表示:“近幾個月經營貸特別火,但這前幾天我們已經不做了。”
多家在市場上活躍的貸款中介,也都向市界給出了相同的回答。
顯然,貸款中介們已經集體“嗅”到了風向的改變。那么,監管部門此次對不法貸款中介的打擊重點是什么?
金融行業人士普遍認為,由于金融機構是貸款的源頭,所以監管部門會重點對金融機構與貸款中介的合作方式進行“檢查”。
《通知》要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增強自主獲客意識,強化風險防控措施,提升自主經營能力,嚴禁主動向貸款中介機構讓渡“金融服務”,避免出現貸款中介機構掌控市場主動權、合作業務推高融資成本、風險跨行業傳導加劇等問題。
同時,監管機構要求金融機構加強員工行為管理,排查基層工作人員是否存在私下勾結貸款中介,向客戶推薦貸款中介,放松對貸款中介推薦客戶的審貸標準和貸后管理標準等問題。在《通知》中,監管部門鼓勵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建立貸款中介黑名單制度,對誘導、幫助借款人違規申請貸款的中介,納入合作黑名單。
在此次《通知》中,銀保監會罕見地對一起相關案例進行了通報——丁某某與其關聯人(以下簡稱丁某某等人)存在通過注冊空殼公司并轉讓等方式幫助他人套取經營貸、提供基于購置房屋和其他資金需求的多種中介服務等違法行為,涉及銀行信貸業務超過20億元。
▲(圖源/視覺中國)
在墊資服務方面,借款人出于購房或者償還高息借款目的,先向丁某某借款,后利用已購房產抵押、經丁某某等人包裝申請經營貸,貸款資金受托支付全額流向丁某某個人賬戶。 丁某某扣除前期借款和利息(年化利率一般超過36%)后,再將差額轉回借款人。
表面上,“丁某某們”通過提供經營貸資質包裝、提供受托支付通道以及短期墊資等服務,“助力”用戶實現了經營貸向房貸的置換,然而其背后的風險不可小覷。除了高額收費陷阱外,用戶很有可能會出現個人征信受影響、資金鏈斷裂、信息安全被侵害的情況。
對此,銀保監會有關部門負責人表示,將繼續加大對違規使用經營用途貸款、消費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的監管。廣大消費者應增強風險防范意識,若有提前還貸或者其他金融業務需求,應向銀行等正規金融機構進行咨詢了解相關情況,避免被不法中介機構誤導,保障自身合法權益。
貸款中介有多火?
貸款中介生意,為什么會“火”起來?業內人士分析,各貸款產品之間巨大的利差,是貸款中介得以生存的“土壤”,而“經營貸轉房貸”看起來一般會有幾十萬甚至更高的利差,也成為各家貸款中介最核心的“業務”。這也致使大大小小的貸款中介機構如野草般瘋長。
某貸款中介機構向市界透露稱,經營貸轉為房貸的流程,通常是用戶先墊資將貸款房變為全款房,再將該房抵押給銀行獲得經營貸款。這樣原有的“高位”房貸利率可以轉變為“低位”的經營貸利率——30年的住房按揭貸款年限變為5年或10年的經營貸,還款時可以享受經營貸的低利率(不同銀行政策不同,整體在3.25%-3.8%之間)。
通常,貸款中介先幫助用戶辦理公司營業執照,滿足辦理經營貸的資質。如果用戶因資金不足而無法全額還款,中介會提供墊資服務,“助力”用戶全額還款以拿到房產證。拿到房產證明后,再幫助用戶向另外的銀行(非之前用戶的貸款銀行)申請經營貸款。一些中介甚至還有專門的“貸后管理”,以規避銀行的貸款流向審查。
在整個過程中,用戶需要向中介支付一定金額的手續費、服務費、資料費和信息服務費,辦理營業照費用在8000-12000元不等,如果中介提供了墊資服務,還需要支付一定比例的“過橋費”。
在不遺余力營銷的同時,貸款中介們也會為用戶“科普”一些行業內的套路,“辦理經營貸轉房貸的流程相似,但找中介一定要擦亮眼睛。有些中介可能會在初期承諾不收費,但是后期會以各種名義收費,客戶肯定是占不到便宜的。”
據每日經濟新聞報道,有用戶在辦理經營貸的過程中,從最初說好的沒有手續費,時不時增加服務費和信息咨詢費。林林總總加起來,輕輕松松湊夠10個百分點。除此之外,可能還會有誠意金、保證金、墊資費等各種名目繁多的費用。甚至有貸款中介老板直言, “想收你錢,我可以有100種理由”。
令人擔憂的是,經營貸款的中介市場規模龐大。
通常情況下,它們以“金融服務外包公司、非融資性擔保公司,貸款咨詢公司”等形式存在。天眼查顯示,全國范圍內相關公司超過10萬家,僅在北京地區就有接近7000家處于存續狀態的企業。規模大一些的貸款中介,員工人數甚至能超過1000人。有業內人士保守估計,僅北京地區的貸款中介從業人數已經超過了10萬人。
危害不小
經營貸置換房貸,貸款中介表面上為借款人提供了便捷的融資渠道,實際上卻危害不小,存在著多重風險和陷阱。
對于用戶來說,辦理“經營貸置換房貸”業務,除了要面對服務費、過橋費、手續費等高昂的費用,同時還要自行承擔違規的風險。
根據目前的政策,一旦發現經營貸款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用戶的貸款將被銀行收回,同時還要受到壓降授信額度、追究貸款人相應法律責任等處罰。
2023年3月1日,廣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的一份判決引起了高度關注。由于借款人的經營貸,被監管部門查出實際為房貸,銀行便將借款人告上法庭,要求借款人立即償還本金180萬元及罰息,否則將會拍賣房產還債。
無獨有偶,2月,遼寧銀保監局也在發布的風險提示中提到,借款人須如實提供貸款申請資料,如偽造經營資料獲得貸款,則涉嫌騙貸,情節嚴重的,將被依法追究刑事責任。同時強調,經營貸不得違規用于購房、結清房款、償還其他渠道墊付的房款,違規使用將會被提前收回貸款。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借款人受到處罰外,資金中介和銀行也無法獨善其身。盤點銀保監會的行政處罰,市界發現,2023年已經有不少銀行因經營貸流入房市而受到監管處罰。
2月17日,中國銀行因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等7項案由,被罰3280萬元;民生銀行因為小微企業貸款風險分類不準確、小微企業貸款資金被挪用于房地產領域等14宗違規行為被處罰8970萬元;2月24日,湖北大冶農村商業銀行由于“個人消費貸、經營貸違規流入房地產領域”等原因,被湖北銀保監會罰款205萬元,對責任人予以警告。
這也意味著,監管正加強市場監管和執法力度,打擊不良中介機構,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定和健康發展。相應的,用戶也要知曉市場行情和相關法律法規,提高風險防范意識,避免因自身違規行為遭受損失。
關鍵詞:
責任編輯:hnmd004
- 貸款中介,“生意”不好做了2023-03-17
- 降價歸降價,但少拿國六B說事2023-03-17
- 今日熱搜:全國人大代表景柱:大力發展氫燃2023-03-17
- 克拉瑪依能化共軌碳中和項目在滬簽約_天天2023-03-17
- 宣布裁員94%,又一家新能源車企面臨破產?2023-03-17
- 金牌廚柜:2022年凈利潤2.75億元,同比下降2023-03-17
- 財政部、央行發布2023年中央國庫現金管理商2023-03-17
- ChatGPT之父:監管機構應參與技術測試,減2023-03-17
- 中證協:截至2022年末證券公司服務投資者數2023-03-17
- 中國央行:境外機構2月末持有銀行間市場債2023-03-17
- 哥倫比亞中部煤礦爆炸遇難人數升至21人 今2023-03-17
- 全國人大代表景柱:大力發展氫燃料電池乘用2023-03-17
- 環球速遞!克拉瑪依能化共軌碳中和項目在滬2023-03-17
- 焦點熱訊:宣布裁員94%,又一家新能源車企面2023-03-17
- 龍湖智創生活不著急上市,順勢而為 世界播2023-03-17
- 長風破浪 勇拓新征程 125周年上海家化舉2023-03-17
- 天天動態:硅谷銀行倒了,但“硅谷”沒倒…2023-03-17
- 12萬買雪鐵龍C6,準車主自嘲大冤種_環球聚2023-03-17
- 雄踞暢銷榜第一,海信電視成大屏消費升級風2023-03-17
- 今日訊!財政部:1-2月全國一般公共預算收2023-03-17
- 每日看點!中電聯:1-2月全國工業用電量85702023-03-17
- 視覺中國:擬收購成都光廠創意科技有限公司2023-03-17
- 天天動態:香港證監會發出監管指引以反映內2023-03-17
- 今晚油價下調,加滿一箱油將少花4元 世界2023-03-17
- 【世界新要聞】助推“氫能”跑起來,重慶又2023-03-17
- 國家發展改革委、市場監管總局:加快制定修2023-03-17
- 頭條焦點:新貨種首發!南通海事局助力23套2023-03-17
- 海南最大清潔能源熱電聯產項目開工投產-世2023-03-17
- 內地首家!國鴻氫能入駐香港科學園2023-03-17
- 騰訊基于語言模型的短文本對話專利獲授權2023-03-17